多年來我已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每個月抽出兩三個星期天,到古窯址上轉一轉在我青少年時期,就是遵循這條思路,為掌握謀生之道而學習手藝我是自從進入陶校以后啊,就立志要為研究磁州窯瓷器的歷史而奮斗終生的那時我早就選了項了,這一輩子是任何人都左右不了我的,我就走自己的路魏之瑜先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師之一,矢志不移地從事磁州窯研究事業(yè)是我對他最好的紀念方式想到師傅時常的囑托,心中暗暗思索,決不能讓古老的國粹級文化遺產(chǎn)在我的手上斷了香火自己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把它給延續(xù)下去。
幼時的成長環(huán)境
清同治年間(公元 1861 - 1875 年),先祖劉光祿率全家從河南安陽遷到邯鄲,所為何故現(xiàn)已無從知曉了。爺爺告訴我,那時我們家是修鞋的,給人家上鞋底。光緒十二年(公元 1891 年),曾祖父劉耀武因家貧困,隨其外祖父到彭城謀生,從那時起,我家已有六代人在磁州窯主產(chǎn)區(qū)彭城古鎮(zhèn)經(jīng)營陶業(yè)以供給養(yǎng)生息。曾祖父十六歲時來到彭城古鎮(zhèn),先在鹽店做學徒,后轉務陶業(yè)。祖父劉清云,十七歲做學徒,二十九歲時返回邯鄲開瓷店。堂祖父劉清甫、父親劉鴻賓、二叔劉國賓都曾在不同時段在彭城古鎮(zhèn)從業(yè)。三叔劉玉賓現(xiàn)年已八十二歲,還時常講述他十六歲時在邯鄲開店經(jīng)營彭城陶瓷的往事。那時候,邯鄲是個小小的縣城,沒有什么工業(yè),商業(yè)也寥寥無幾,而彭城卻是工商業(yè)重鎮(zhèn),有“金彭城”之稱,民間素有“北有彭城,南有景德”、“千里彭城,日進斗金”之說。所以到彭城謀生、發(fā)展是很自然的事情。祖父靠勤奮與誠信,經(jīng)營漸有聲色,先后在大名府、磁縣縣城、開封府、邯鄲縣城辦店營銷彭城陶瓷。在歷史上,滏陽河曾是邯鄲至天津的主要航運交通線,往來船只很多,滏陽河發(fā)源于峰峰礦區(qū),一直蜿蜒到海河。父親就為天津雜貨總店沿滏陽河流域采辦磁州窯瓷器和其他日常用品,在日本侵華期間,他曾多年為太行山區(qū)的八路軍秘密供應鹽、西藥、火柴、硫磺、布匹等緊缺物資,也算是最早參加革命的邯鄲人中的一分子。
曾祖父劉耀武
祖父劉清云父親劉鴻賓
小的時候我家住在邯鄲,不在彭城,但我卻是自小在聆聽家族先輩成員們對彭城風物的描述中長大的,什么窯爐啊,火中求財啊,童男童女敬窯啊等各種典故與傳說,什么鼓山響堂寺、竹林寺、方山寺、黑龍洞、滏河源泉啊這些風景,令從未到過彭城的我對它非常地神往。命運是如此神奇,我現(xiàn)在的工作室就在彭城古鎮(zhèn)的鹽店遺址,這可能就是人們所說的緣分吧。 我出生于 1944 年陰歷8月,屬猴。我上邊有一個姐姐,下邊有三個弟弟,兩個妹妹,姊妹七人。我的第一個媽媽生了一個哥哥,在日本人轟炸邯鄲的時候,媽媽抱著他逃難,冬天過河,她當時月子還沒坐滿,一蹚涼水人也就完了,哥哥后來也沒了。然后她的媽媽又幫爸爸找了一個媳婦兒,同村的,就是我媽媽。生了姐姐和我,姐姐大我兩歲。親媽媽在我五歲時也死了,后邊這個媽媽是她的堂姐介紹的。生了三個弟弟、兩個妹妹。 弟弟妹妹相繼出生后,我后媽顧不上照顧我們姊弟倆。我的童年生活不是太好,很自卑,有好多問題總是想不開。所幸爺爺、奶奶把我和姐姐領過去,特別加以關照,悉心教導。奶奶是一個非常能干、很有威信的家庭婦女,可以開錢莊兒(擺一個桌子,置錢換銀元)兌換錢幣。雖然沒文化,但很有經(jīng)營才能。爺爺自從彭城回來以后,做陶瓷生意就逐漸有了起色,掙錢了,在邯鄲最繁華的地方有自己的綢緞莊、瓷店,還有一個雜貨店。在我老爺爺(曾祖父)五十五歲時,爺爺就不讓他干任何活了,讓他安度晚年。我父親、大叔、三叔他們都上過私塾。那時家庭里邊因為有些錢,已經(jīng)害怕土匪綁票了,知道綁架了要出錢贖人。但就在那個時候,發(fā)生了直奉大戰(zhàn),在拉鋸戰(zhàn)中,整個兒地把邯鄲給搶了。我們那個商店就在火車站旁邊,一起給搶掉了,綢緞莊連搶帶燒,雜貨店也搶光,瓷店就剩點破渣兒了,就這樣的話,整個家族瞬間敗了,破產(chǎn)了。破產(chǎn)的時候,我爸爸十九、二十歲左右。然后就給人做伙計了。直奉大戰(zhàn)以后,我家只剩下兩畝墳地和自己住的房子了,解放的時候我們的身份成了貧民,但是整個家族的受教育水平不低,是有文化的貧民。解放軍南下的時候,我父親在開封做一個貿(mào)易貨站,一看戰(zhàn)爭爆發(fā),生意也不行了,就把貨站收了。他從開封回來的時候,邯鄲已經(jīng)解放了(邯鄲 1946 年解放)。回來以后,李雪峰——他當時在邯鄲當組織部部長 ——找到我爸爸說:“你怎么在這里,你有文化,應該去教書。”就把他安排到幼稚園(邯鄲市第一個國營幼兒園)去,后來我父親在三中退休,一直做會計。 我受我父親的影響總的來說不如爺爺那么強烈。爺爺從小就讓我寫毛筆字,但不許學數(shù)學,說千萬不能當會計,會計的賬十年八年總有人一直在翻,沒完沒了,永遠是個事兒,寧可你當個普通工人,我兒時知識的來源都與一個人有關,這個人是什么人呢,他是一個國民黨軍隊中的至少是團級軍銜的一個正規(guī)軍醫(yī),外科軍醫(yī),在部隊準備往中國臺灣走的時候逃回了邯鄲。我這個大爺有三個較大的孩子,一個比我長兩歲,一個比我長一歲,還有一個比我小一歲,正好,跟姐姐和我,我們幾個一刺啦兒,一群兒。大爺每天都很繁忙,給別人看病,但他也很注重對孩子的教育,抽空就跟我們在一起,折紙啊,玩游戲啊,放風箏啊,做皮影啊,這些東西他都喜歡,邯鄲皮影啊,我們都戳著玩,自己剪,自己做,然后自己扎紙,這些都是我大爺教的。為什么要去他家呢,因為他當醫(yī)生,有錢,家里有電燈,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境,那時一般的家庭都沒有電燈,所以亮燈的地方都是容易聚集人的地方;第二個呢,他注意給孩子讀少年的讀物,像小畫兒書之類的讀物他買了很多,因為經(jīng)濟上允許,他也愿意讓孩子讀,只要不拿走,我們?nèi)ツ莾弘S便讀,而且啥時候去都給開燈。就是這樣的環(huán)境,小的時候我們就喜歡到大爺家玩,大爺對我們也特別關照,我們家看病不要錢,他知道我們家經(jīng)濟也困難,當然,他家要有什么活我們會幫他干點兒,比如掃雪啊,抬煤啊,我們家有一片菜地,給他送點兒菜,相互的。我小時候的知識,可以講一多半兒都是從我大爺那兒的小畫兒書來的,在那個階段,像中國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盜鈴、鷸蚌相爭之類的都懂了。我后來呢自己背著袋子撿破爛,賣了錢也買書,買小連環(huán)畫兒,我的連環(huán)畫兒都有上百本呢。
初中二年級留影
我自幼性格內(nèi)向,少言寡語,身體瘦弱,是一個很自卑的孩子。在高小快畢業(yè)時,我的一個老師,叫王子芳——這個老師我感謝她一輩子。她說:“立忠啊,你這孩子也不笨,你不能把自己糟蹋了,你可以讓自己愉快起來,找高興的事兒。”我不知道怎么能高興起來,她說,“這次有個舞蹈,你給我去跳。”跳那個采茶舞的都是女孩子,就我一個男孩子,讓我拿一個蝴蝶兒來回舞。從那兒以后,我到中學就完全變了。但我在家里不變,我在家里還是很沉默,也不露聲色,只是埋頭干活,該擔水擔水,該掃地掃地,該掏茅子掏茅子,該往地里送糞送糞,蹦蹦跳跳,唱歌跳舞的,絕對沒有,我有意地壓抑了自己的情感。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中間啊,我突然出現(xiàn)在邯鄲市的一個辯論臺上,我站在臺上,三叔在底下看著,心里嘀咕:“這不是立忠嗎,這小子成這樣兒了,那嘴怎么這么能說了?”在家里他們都以為我不太能說。其實從那(高小畢業(yè)時)以后,我就要求自己,在學校里一定要活躍。比如 1958 年大煉鋼鐵,我就積極參加學校里的煉鋼鐵活動,學校最早有四個人參加煉鋼鐵,我就是其中一個。等鋼鐵煉完了,學校都復課了,學生都回家了,最后從工地上回來的還是我,但課落掉很多,所以初中二年我就肄業(yè)不再讀書了,你想,學校評的我勞動模范,煉鋼鐵的模范,學校頂呱呱的學生要留級了,自己的臉面也受不了,所以我就跟爺爺強說,我不去上學了。 廣泛的興趣愛好 我有收集東西的習慣,一生中收集過很多東西,郵票啊、瓷片啊都收集。集郵是我的一大愛好,初中二年級肄業(yè)后,我就參加工作了,留在學校當通訊員,那會兒主要集蓋銷票 ,因為在當時通訊員有很大的便利,除了學校里有眾多往來的信件,我還跟各個學校的通訊員有聯(lián)系,所以我就集郵了。最早收集的還不是郵票,而是煙標,我是從集煙標轉到集郵的。為什么收集煙標呢,因為它樣式太多,我覺得挺豐富,挺好看。起初打算把它釘起來寫字用,那時家里窮啊。我把每十個不一樣的釘在一起,最后裝了有一拃厚,但 1963 年下大雨時,房子塌了,東西也丟失了。說起來,我后來為什么愛收集瓷片,它的源頭就在這里,從收集煙標到收集郵票,郵票到現(xiàn)在我把它統(tǒng)統(tǒng)轉給兒子了,那些郵票現(xiàn)都還在,然后一直延續(xù)到瓷片的收集,一生中都在收集資料,想辦法把它弄得更完整、齊全。
清末民國時期的饅頭窯
元代窯址上新砌窯形保護間
在制鏡社那會兒我還收集和整理畫稿,整理了好幾個師傅的稿子。我那時很小,但是很認真地在整理,天天夜里給他們整理資料,我把他們畫的稿子都留起來了。后來到彭城以后,我的一個同學,他有一個畫鏡子的親戚,拿走資料以后再也不還了,要是那些稿子還在就好了。還有一次就是,我寫的關于磁州窯基本技法研究(的文稿),寫得很厚了,像這樣的理論分析與整理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愿意學的人,我覺得挺高興的,便由人家拿去看了,之后就再也找不到他了;還有一個記者,他說給我發(fā)表東西呢,最后呢拿走東西也不見人了,一生中遇到三回這樣的資料丟失情況。
老瓷片描繪
凡注明來源邯鄲文化網(wǎng)的文章,屬邯鄲文化網(wǎng)原創(chuàng)
請尊重作者,轉載注明作者、文章出處王邊溪谷美術館
冀公網(wǎng)安備 13040302001124號